充电桩配置是保障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基础支撑,关乎市民出行便利与城市绿色发展。深圳市通过出台系列管理办法与规划标准,构建起覆盖新建、既有住宅小区的充电桩配置体系,明确配建比例、建设要求与管理规范,为设施建设运营提供清晰指引。以下从核心标准、建设流程、技术安全三方面详细解读深圳住宅小区充电桩配置规定。
一、配建比例:分场景明确配置要求
深圳住宅小区充电桩配置实行“新建从严、既有鼓励”的分级标准,结合《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管理办法》与《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》要求,具体指标清晰界定。
新建住宅小区停车场需按100 %比例预留充电车位电力容量及安装条件,管线和桥架等供电设施需建设到车位以满足直接装表接电需求。同时,配建充电桩的车位比例不低于总数的30%,新建充电设施单枪输出功率不宜小于7kW。
既有住宅小区停车场鼓励按不低于20%的小汽车停车位比例配建充电设施。其中,区属国有企业、事业单位及保障性住房项目等特殊类型住宅,配建比例需提升至30%。
二、建设流程:简化手续降低落地门槛
为推动充电桩快速落地,深圳针对性优化建设审批流程,明确不同场景下的手续办理要求。
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停车场同步建设充换电设施时,无需为设施单独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。个人或机构在既有停车位安装充电设施,无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,仅需完成必要备案手续。
涉及道路开挖的电力管线建设,需统筹周边道路规划同步实施,并依法办理占用挖掘道路许可;不涉及新增建(构)筑物或规模较小的项目,可按规定简化备案流程。
三、技术与安全:筑牢设施运行防线
充电桩建设运营纳入全链条管理,技术标准与安全责任均有明确界定。新建充换电设施必须具备有序充电功能和接入虚拟电厂能力,存量设施鼓励升级改造以适配智能电网需求。
安全管理遵循“谁投资、谁受益、谁负责”原则,建设运营主体需履行安全生产责任,设备采购、施工质量等环节需符合《深圳市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主体质量安全管理规范》。地下停车场充电设施宜布置在地下首层,同一防火分区内集中布置,并配备火灾自动报警、自动喷水灭火等消防设施。
设施建成后需按《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验收指引》完成验收,并在市级安全监控平台办理信息登记,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需申请强制检定。
深圳住宅小区充电桩配置规定通过细化比例标准、简化审批流程、强化安全管理,构建起全周期保障体系。相关主体可依据政策要求推进设施建设,社会公众可通过“12350”等渠道反馈安全隐患,共同维护设施安全高效运行。